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

發布者:劉玉菡發布時間:2023-06-13浏覽次數:31338

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前身是成立于1971年的國内第一批激光技術專業。中科院院士、著名國防科技專家、新時期高級知識分子的楷模馬祖光是學科創始人。1986年建立物理電子學與光電子學博士點(2001年評為國家重點二級學科)1994年建立可調諧(氣體)激光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001成立博士後流動站。2004年建立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2006年與機械工程學科等共建微系統與微結構制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7年建立衛星激光通信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2022年與電氣工程學科等共建電子元器件可靠性與質量一緻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22年與哈工大(深圳校區)等共建印刷電子技術工信部重點實驗室,被列為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目前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包括物理電子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兩個二級學科方向,包含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系微電子科學與技術系兩個二級單位。學科現有教師81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24人,學科擁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學術帶頭人。已故的馬祖光院士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家教委科技委委員等職。

學科發展瞄準國際學科前沿方向,緊密結合我國航天國防建設與國家發展的需求而進行,在衛星光通信、激光遙感與激光診斷、高功率激光技術與非線性光學、中長波紅外固體激光、高可靠IC設計與先進SoC技術、微納器件與微系統等方向獨具特色。多年來,學科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2項、首個國防發明特等獎1項等多項獎勵。本學科研究團隊取得的标志性研究成果主要有:2011年進行了我國首次星地激光通信試驗;2017年成功進行了國際首次星-地雙向5Gbps高速激光通信試驗等。




主要研究方向

·衛星光通信

·激光遙感與激光診斷

·中長波紅外固體激光

·高功率激光技術與非線性光學

·集成電路設計與應用

·微納器件與微系統

·高可靠IC設計與先進SoC技術




教授委員會

主任:趙永蓬

副主任:張宇峰  

委員:樊榮偉 王強 陳德應 于欣 孫劍峰 董永康 馬欲飛 李玲 陳偉平 王進祥 張海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