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6月,經國家航天工業部批準,将學校的控制工程系、無線電工程系、工程力學系和飛行器總體研究室合并成立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團委同時成立。在20餘年的工作中,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逐漸形成了三個學生工作特色品牌,分别是航天魂、航天行和啟航。
一、航天魂
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有效地開展團的各項工作,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團委在工作實踐當中感覺到應該有一個精神統領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團委的工作,經過廣泛征求意見,于1993年開始籌備,1994年起推出了”航天魂”學生文化藝術節,24字航天傳統精神成為”航天魂”的精髓。在航天精神的統領下團委的工作開展順利,效果良好。推出”航天魂”學生文化藝術節的同時還發行了一期刊物《航天魂》,主要用于介紹、研究和讨論當時的團委、學生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善義對《航天魂》進行了題詞。
我們在實際工作當中把握時代脈搏,把航天領域前沿的成果和知識融入進來,學習載人航天精神,提出培養航天特色人才的工作理念,形成了”航天魂”大品牌。2010年全校共青團工作品牌轉型,”航天魂”品牌由大品牌轉變為以思想引領和精神傳承為核心的思想文化教育品牌。
“航天魂”品牌以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無私奉獻、嚴謹務實、勇于攀登”的航天精神為靈魂,以航天館參觀為核心活動,輔以航天人物事迹陳列室、”航天人引領航天人先進事迹報告會”、紀念馬祖光系列活動,突出航天精神的弘揚和航天文化的傳播,使哈工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認同、傳承哈工大精神和航天精神,認識航天、了解航天、熱愛航天,最終投身航天事業。
品牌的特色在于緊緊圍繞航天精神的弘揚和航天文化的傳播開展活動。
“航天魂”品牌标志底色為“航天藍”,由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院徽與“華文行楷”字體的“航天魂”三字組合而成。其中學院院徽由代表航天事業的中國航天标志(代表航天器的箭頭和象征三級宇宙速度的三個同心圓環)和代表教育事業的書本組成,寓意學院傳承航天精神并努力為航天事業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2006年至2013年期間,在”航天魂”大品牌框架下,取得一系列成績。特别是2007年6月航天館的建成,對”航天魂”品牌起到了關鍵的支撐作用。迄今航天館接待校内外參觀者五萬餘人次,覆蓋2007-2013級大部分本科生。航天館已經成為海内外嘉賓、校友來校參觀的一個必選景點,已經成為極具航天特色的一處景點,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
“航天魂”品牌以其獨特的魅力将廣大青年凝聚在品牌周圍,通過弘揚航天精神促使廣大學生立志奉獻社會、投身航天事業。
“航天人引領航天人報告會”是針對大一新生進行的典型教育活動,通過選拔高年級的優秀集體和個人,以報告會的形式開展。優秀典型覆蓋本碩博三個層次,從學習生活、學生活動、科技創新、自立自強等多個方面進行選拔,幫助大一新生樹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導學生過好大學生活。
(2)馬祖光先進事迹學習
“馬祖光先進事迹學習”是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為紀念馬祖光院士、傳承馬祖光精神開展的活動。活動覆蓋面廣,通過祭掃馬祖光銅像、觀看馬祖光紀錄片、舉辦馬祖光事迹圖片展、學習馬祖光事迹材料等方式,帶領學生回顧馬祖光院士的生前事迹,激勵同學們刻苦鑽研,做馬祖光式的哈工大人。
(3)航天館主題教育
航天館主題教育基于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館開展,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航空航天知識普及基地。每年入學伊始,學院組織本碩新生前往航天館參觀,了解哈工大和中國航天的深厚淵源,将航天國防教育融入到同學的生活中,讓學生了解航天,熱愛航天,進而投身祖國的航天事業。
籃球”小衛星杯”籃球賽始于2007年,已經連續舉辦八屆。”小衛星杯”籃球賽是代表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最高籃球水平的體育賽事,由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各院系、所在單位組隊報名參加,參賽隊員為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在籍碩士、博士研究生以及相關單位老師。比賽旨在發揚體育精神,倡導戶外運動,為老師和同學提供交流平台。
學院為營造濃厚的航天氛圍,每逢重大航天發射任務都會組織學生集體觀看發射直播,在神舟系列飛船、嫦娥系列衛星、天宮一号等航天器發射升空時都組織了相關活動。通過觀看發射直播,培養學生的航天自豪感,激發學生對專業和學習的熱愛。
“航天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始自上世紀90年代,原是”航天魂”品牌系列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踐團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天津、四川、陝西、貴州、遼甯、黑龍江、湖南、湖北、甘肅等省市。通過”航天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加強了航天單位與我校的交流與合作,對拓寬我校畢業生的就業途徑、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随着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航天單位對畢業生的需求在逐年增加,同時對畢業生專業素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學生也迫切想要走出校園,了解航天,了解社會。為了更好的服務學生、服務企業,2010年3月,學院将航天行社會實踐活動單列為品牌,并賦予更多的内涵,進一步擴大航天行品牌受益人群,依托學院自身航天背景的特有優勢進一步整合現有資源,通過結合學院教師課題、與其他國防委屬院校共享社會實踐信息、結合航天院所就業宣講會等方式,多種途徑取得活動支持和整體經費的壓縮,進而擴大派出團隊數量。同時,增加本省和東北三省及京津地區航天單位社會實踐團數量,減少單支團隊經費支出,并輔以更多的學生自發團隊和返鄉團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航天行”當中來。
“航天行”品牌旨在通過對航天單位的走訪,加強學生對航天實踐的認知和航天精神的認同,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社會化技能,提高學生對國情的進一步認識和團隊協作能力,使學生對航天事業有直觀的感知,引導學生畢業後投身國家的航天和國防事業。
通過對民營企業、國家級研究所的走訪,讓學生知道今後工作所需,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有針對性、目的性,拓寬了我校畢業生的就業途徑、提高了畢業生的就業能力。
“航天行”品牌的特色在于所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在主要圍繞航天單位展開,同時走訪民營企業、國家級研究所,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天津、四川、陝西、貴州、遼甯、黑龍江、湖南、湖北、甘肅等省市。
“航天行”品牌是集志願服務、航天類社會實踐為核心的社會公益實踐和實踐就業教育品牌,旨在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志願服務活動拓寬學生視野,提升學生人文和道德素養。通過組織學生到航天單位實踐實習,讓學生實現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優勢互補,以豐富的實踐經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加強學生對航天實踐的認知和航天精神的認同,引導學生畢業後投身國家的航天和國防事業。
“航天行”品牌的特色在于所開展的航天類社會實踐活動在主要圍繞航天單位展開,同時走訪民營企業、國家級研究所,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天津、四川、陝西、貴州、遼甯、黑龍江、湖南、湖北、甘肅等省市。
通過對航天國防單位、民營企業、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的走訪,讓學生知道今後工作所需,讓學生的學習更加有針對性、目的性,拓寬了我校畢業生的就業途徑、提高了畢業生的就業能力。
“航天行”品牌标志由中國航天标志演變而來,底部有“華文行楷”字體的“航天行”三字。其中月牙形的藍色背景既可以理解為太空,也可以代表大地,中間天藍色的箭頭為斜向,頗具動感,象征着青年團員向着航天事業的發展目标奮進的寓意,也表達了青年團員投身社會實踐,用雙腳丈量大地的豪情。
從上世紀90年代初,”航天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開始以來,已經先後派近60支隊伍,先後有近千名同學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足迹遍布全國多個省市。
與此同時,還積極組織學生自發成立中小型社會實踐團隊百餘支,覆蓋人數千餘人,并組織召開了航天行暑期社會實踐報告會,分享了實踐成果,傳承了航天精神。
每年暑假前,由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團委聯系各航天國防單位、國内知名企業,确定航天行暑期社會實踐團的規模和目的地;通過隊員招募、前期培訓、社會實踐、總結表彰四個環節,完成暑期社會實踐任務。
寒假期間,學院以“實踐就近,靈活機動”為原則,鼓勵學生以班級、老鄉會為依托,開展寒假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跨學院、跨專業組團,以家鄉附近為時實踐地點,開展招生宣傳、紅色革命基地尋訪、民俗文化調查等實踐活動。返校後,提交實踐報告并進行答辯,進行社會實踐學分認定。
為培養學生的航天意識,讓學生了解一線航天人的工作狀況,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組織學生前往酒泉、岢岚等發射基地參觀。學院小衛星發射時,組織學生到基地參觀發射,回校後組織經驗交流會,讓更多同學感受到發射現場的壯闊,培養學生的航天情懷。
三、啟航
《啟航》報是“啟航”品牌的起源。在《啟航》報最初辦刊的過程中,主要報導學院的共青團工作,為同學們提供豐富校園生活、科技知識學習、文學創作和進行素質教育的平台。2006年,在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團委的指導下,《啟航》報保留了原報紙的精華部分,增加了學院重大事件的報導内容,開辟了共青團組織建設等欄目,提升了報紙的地位,加強了報紙的份量。2008年之後,“啟航”品牌與時俱進,調整了品牌的方向,以啟航講壇為主要陣地,搭建教育培訓體系,形成分級分層分類培養模式。
我們推出的”啟航”品牌的工作理念是:通過易于被學生接受的活動方式,開展與廣大學生關注、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相關,對學生成長成才影響很大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相關的活動,滿足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的文化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争取讓更多的學生揚起理想的風帆,向着自己的目标,從這裡啟航。
“啟航”品牌是以成長服務和成才教育為主體的教育培訓品牌,以“關注學生成長需求,讓希望在這裡啟航”為指導思想,本着“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的品牌理念,以院報《啟航》、啟航講壇、啟航放映廳、啟航英語角、啟航咨詢工作室為載體,實現對于團員青年的職業人生規劃、就業創業指導、綜合素質培養、心理健康疏導、學習就業生活等信息傳遞和榜樣引領,滿足不同層次的團員青年的多方面的成長需求,給予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以尊重青年、關心青年、培養青年、激勵青年為目标,激發青年的主體性,調動青年的積極性,讓更多的青年學子揚起理想的風帆,向着自己的目标,從這裡啟航。
“啟航”品牌标志由圓圈、橫線、抽象的箭頭、曲線及箭頭組成,整體形象可以理解為繞地球飛行的航天器及其軌道。橫向的橫線及抽象箭頭形似即将起飛的航天飛機,與“啟航”寓意契合,同時取向配以向上的箭頭體現了青年朝氣蓬勃的昂揚狀态,同時也含有共青團工作引領青年成長方向的寓意。
舉辦了多期”啟航講壇”,請到了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博士生導師高會軍教授,航天館創建人金永德教授等教授專家給同學們指點迷津,還請到了”麻省女孩”沈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一等獎的團隊這樣的學長學姐講述他們成功的經驗。
建成了”啟航”教育培訓體系。形成分級分層分類培養模式,針對大一學生,以初級團校啟蒙教育為主,解決自我認識問題;針對大二(研一)學生,以中級團校規劃教育為主,解決生涯規劃問題;針對大三學生,以高級團校實踐實習環節為主,解決就業技能培訓和科研入門問題;針對大四(研二)學生,以職前教育為主,解決社會化技能掌握和身份轉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