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6月,經國家航天工業部批準,哈爾濱工業大學組建了我國第一個以培養高級航天專門人才和從事航天高技術研究為主的學院——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30餘年來,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幾代師生一直為中國夢、航天夢而不懈努力,萬餘名畢業生投身中國航天事業主戰場。

學院下設13個系、研究所(中心),設有本科大類專業5個,擁有控制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6個一級學科(均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控制科學與工程排名A+,力學排名A,光學工程排名A-,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排名B+,電子科學與技術排名B。力學、控制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經過幾代學者的不懈奮鬥,學院積澱了濃厚的學術底蘊,形成了以著名學者和知名專家為骨幹、梯隊結構合理、實力雄厚的高水平師資隊伍,新時期高級知識分子的楷模馬祖光院士是這支隊伍的傑出代表。學院現有教職工509人,其中正高職224人,副高職147人。教師中有兩院院士9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1人、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4人,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2人。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4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個。學院教師隊伍中湧現出3位全國模範教師,一批教師及團隊獲得全國創新争先獎狀和獎牌、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全國工人先鋒号、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等榮譽。

學院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持續加強教學建設,建成國家級教學示範中心(基地)4個,全國示範性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1個,國家首批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個,5個專業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學院創建“力學課程”國家級教學團隊,張少實教授、孫毅教授獲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建成國家級各類精品課程11門,省級精品課程6門。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5項,省級教學成果獎47項,國家級圖書教材獎3項。

學院以對接國家重大需求為方向,以發展關鍵技術為推動,科學研究與技術儲備相結合,主動承擔高精尖項目,全面服務于探月工程、載人航天工程、高分對地觀測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工程,形成了鮮明特色和獨特優勢,在微小衛星、激光通信、複合材料、控制理論等領域享有盛譽,成為推動中國航天事業進步的重要力量。建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2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8個。作為核心單位參與宇航科學與技術“2011”協同創新中心和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面模拟裝置”建設。近五年共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6項、省部級科技獎勵30項,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縱向科研項目1000餘項,航天科研生産單位橫向項目1500餘項,累計科研經費超過25億元。

學院在讀學生4500餘名,本科畢業生升學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一批學子步入麻省理工、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學深造。畢業生就業以高等院校、國家研究院所以及國内外知名企業為主。學院培養的人才很多已成為各領域的領軍人物和骨幹力量,如馬興瑞、袁家軍、張柏楠、張思民、高群耀等。早期曾在院内各專業就讀的宋健、李繼耐、胡世祥、栾恩傑、劉竹生等。

學院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各研究院所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聯合創建了我國首批航天新專業,建立了學生聯合培養和實習基地,聘請了孫家棟、王永志等幾十位著名航天專家為兼職教授。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二十多所世界著名大學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共聘請長期海外合約專家6人。近三年承辦國際學術會議10餘次,聘請近百位外國專家來我院講學,近百位教師參加境外的國際會議,五十餘名優秀青年教師赴世界知名高校學習深造。學院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充分發揮與俄羅斯、烏克蘭的傳統合作關系和地緣優勢,與俄羅斯科學院、莫斯科大學、莫斯科國立鮑曼技術大學、薩馬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等一流學府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從俄羅斯引進的資源号返回艙、月球車等教學實驗設備,為我國航天新專業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學院正在發揮實力強、起點高、發展快的優勢,力争早日跻身于世界一流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的行列。


 

更新日期:20240603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