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力學學科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幾個力學學科之一。1952年建立全國第一個理論力學教研室,1958年創辦工程力學專業,1961年建立工程力學系,1981年建立全國首批固體力學、一般力學和結構力學(後轉為工程力學)博士點,2007年獲批國家重點一級學科。2012年全國第三輪學科評估中排名第一 (與清華和北大并列),2016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排名為A,2017年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學科現有教師124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3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1篇。學科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連續9年資助)、教育部創新團隊、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國家“111”引智基地以及國家級教學團隊等。學科團隊還獲得全國創新争先獎牌、全國工人先鋒号和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等榮譽。
學科堅持立足航天與國防,理工結合、學科交叉的發展思路,推動航天工程、新材料等科技問題的解決,并帶動學科發展。先後獲得11項國家科技獎勵,出版著作40餘部。建有特種環境複合材料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先進複合材料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和哈工大-東京大學海外聯合實驗室,是“2011”協同創新中心和大科學工程重要參與學科。
學科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孕育出“王铎精神”,湧現了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範教師和全國見義勇為優秀大學生等楷模。建有國家工科力學教學基地和國家級力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建有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設有空天力學與工程專業類,包括工程力學、複合材料與工程兩個專業,其中工程力學專業2019年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學科湧現了一批知名的力學家和力學教育家,7人次現任和曾任國家一級學會正/副理事長、1人現任國際複合材料委員會副主席、2人獲國際複合材料委員會World Fellow榮譽稱号、杜善義院士獲第二屆“錢學森力學獎”。畢業生中6位成為兩院院士,培養了一大批奮戰在行業一線的領軍人才和骨幹力量。
主要研究方向
· 極端環境下材料與結構的力學行為
· 新型複合材料與結構輕量化
· 固體在多場耦合作用下的宏微觀力學
· 空天飛行器動力學與振動控制
· 跨空域飛行器多尺度流體力學與流固耦合機制
· 智能與多功能材料的微結構調控及其力學行為
教授委員會
主任:冷勁松
副主任:果立成 王長國
委員:曾凡林 戴福洪 關威 赫曉東 李垚 劉偉 劉立武 劉彥菊 孟松鶴 任輝 譚惠豐 王兵 王聰
王榮國 魏英傑 于開平 張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