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以航天器為主要研究對象,包括從臨近空間的導彈、火箭、超高速飛行器,到深空探測器,從微納衛星、小衛星等各類衛星,到載人飛船,空間站,月球車等。該學科包含航天工程系、衛星技術研究所和深空探測技術研究中心三個基層單位。招收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0825)學術學位碩士和機械(0855)航空航天工程專業領域的專業學位碩士。
該學科起源于上世紀50年代,設有彈道導彈總體設計、飛行器結構強度、火箭發動機、飛行器生産工藝與制造四個專業,在國内最早開展空間飛行器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截止1964年共為國家輸送了包括劉竹生院士在内的500餘名航天專業人才,文革期間本專業南遷,并入國防科技大學等其他高校。1978年恢複重建飛行力學碩士點,1995年獲高校首個空間飛行器設計博士點,2002年飛行器設計獲批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在學科評估中排名第二,2003年成為國家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單位。設有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22年入選第二批“雙一流”建設學科。
本學科現有教師81人,教授37人,副教授31人,博士生導師48人。現有曹喜濱院士等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雙聘院士3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6人,國家級青年人才3 人,其他人才17人。擁有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榮獲全國總工會“工人先鋒号”、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等榮譽。
學科擁有快速響應小衛星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小衛星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技術中心、應急空間飛行器技術工業與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等,建有國内高校唯一的小衛星設計、仿真、測試、集成與試驗環境,是2011宇航科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和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面模拟裝置”建設的核心學科,獲批“全國示範性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飛行器系統設計,飛行動力學與控制,飛行器智能自主導航、制導與控制,深空飛行與着陸返回,飛行器一體化設計與仿真,複雜航天器動力學與控制,航天器空間環境效應及其對策,空天飛行器結構與防護。
2003年以來,學科共發射了20顆小衛星,包括我國高校第一顆自主研制的微小衛星“試驗一号”,國内首顆由學生完全自主設計、研制與管控的納衛星“紫丁香二号”,國際首創的星箭一體化飛行器“快舟”,國際首顆獨立完成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的微衛星“龍江二号”等。近五年,本學科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等國家級縱向課題520餘項,參與探月工程與載人航天等國家重大專項工程科研任務,科研總經費近5億元。曾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1等獎4項、其他省部級獎勵8項,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3項,入選《中國航天白皮書》3項;12篇論文入選ESI工程學科高被引論文。
碩士畢業生主要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等科研院所,華為、中興等大型企業就業,也可到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内外知名高校繼續深造。
2022級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共招收碩士生96人,其中提前錄取推免生55人,統考錄取41人。
拟接收航空航天類、力學類、自動化類、計算機類、信息類、機械類、能源類、材料類、數理類等相關專業的推免生和統考生。
即日起至全國推免服務系統開通前,我校将開通“哈工大接收推免生預報名系統”(登錄我校研招辦網站:http://yzb.hit.edu.cn或關注“哈爾濱工業大學研招辦”微信公衆号),接受可取得推免資格的校内外推免生預報名。
聯系人:黃老師 聯系電話:1383601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