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學與技術及光學工程學科

發布者:明媚發布時間:2022-08-23浏覽次數:6439

學術學位研究生碩博貫通培養方案

學科代碼:0809                     學科名稱:電子科學與技術

1. 培養目标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堅實寬廣的理論基礎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備學術批判思維和創新能力、能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具有國際視野的高層次研究型人才。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培養以提高創新能力為目标,側重基礎理論研究,重點培養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

2. 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1)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具有愛國敬業精神和健康的心理素質,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理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具有 良好的人文素質,遵紀守法,品行端正,誠信為人,與時俱進,具有開拓進取、嚴謹求 實的科研作風,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2)應掌握的基本知識及結構

熟悉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科學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良好的數理基礎。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培養的學術學位研究生應掌握物理電子學、光電子學和微電子學等的基本理論,熟悉衛星光通信技術、激光遙感與激光診斷技術、非線性光學及應用、可調諧及高功率激光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應用和微納器件與微系統等基本的技術和方法。

3)應具備的基本學術能力

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培養的學術學位研究生應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創新意識,能夠從事物理電子學、光電子學和微電子學等的基本理論與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教學工作。

3. 研究方向

   1.衛星光通信技術         2.激光遙感與激光診斷技術      3. 非線性光學及應用

   4.可調諧及高功率激光技術 5. 集成電路設計與應用         6. 微納器件與微系統

4. 培養年限

碩博連讀研究生的基本培養年限為5年。碩士研究生的基本培養年限為3年。

5. 課程體系設置

類别

課程編号

課程名稱

學時

課内/實驗

學分

開課

時間

備注

公共

學位課

MX61001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32

2

必修

MX61002

自然辯證法概論

16

1

必修

MX71001

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

32

2

/春

博士學位必修

FL62000

FL72000

第一外國語

32

2

/春

必修

MA63002

數值分析B  

32/12

2

至少2門必修

MA63006

矩陣分析            

32

2

AS63011

小波理論與應用

32

2

 

MA63010

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法

32

2

AS65701

學術規範及論文寫作

16

1

必修

AS64701

原子與分子光譜學

32

2

 

AS64702

激光物理學

32

2

 

AS64703

非線性光學

32

2

 

AS64705

微弱光電信号檢測技術

24/8

2

 

AS64706

信息光學

32

2

 

AS64707

激光束傳輸與變換

32

2

 

AS64709

激光雷達與光電對抗技術

32

2

 

AS64801

半導體器件物理

24/8

2

 

AS64802B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雙語)

32

2

 

AS64803

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

32

2

 

AS64804

集成系統與SoC

32

2

 

AS64805

固态傳感器及其集成化技術

24/8

2

 

AS64806

微電子工程學

32

2

 

AS74701

激光光學

32

2

至少2門必修

AS74702

激光器動力學

32

2

AS74703

光學信息論

32

2

AS74801

納電子學

32

2

AS74802

先進系統芯片設計技術

32

2

選修課

AS64712

激光光譜技術

32

2

 

AS64713

光學圖象數字化處理

32

2

 

AS64714

空間光通信技術

32

2

 

AS64715

空間環境與光電系統防護技術

32

2

 

AS64717

先進激光器件及應用前沿專題

16

1

 

AS64718

SDH及WDM技術專題

16

1

 

AS64719

高功率固體激光技術及應用專題

16

1

 

AS64721

短波長光源及應用

32

2

 

AS64807B

低功耗集成電路設計(雙語)

24/8

2

 

AS64808B

射頻CMOS集成電路設計(雙語)

24/8

2

 

AS64809

模拟集成電路設計

24/8

2

 

AS64810B

MEMS與微系統設計導論(雙語)

22/10

2

 

AS64811B

納米電子技術(雙語)

24/8

2

 

AS64812

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

24/8

2

 

AS64813

電化學微系統技術

24/8

2

 

AS64814

先進集成電路技術專題

16

1

 

AS64815

微納米技術新進展專題

16

1

 

AS68702

現代光電子技術實驗

16/32

2

 

AS68802

電路模拟實驗專題

16

1

 

AS68801

SoC與AI設計實踐

0/48

2

 

AS74704

高等量子力學

32

2

 

AS74705

統計光學

32

2

 

AS74707

可調諧激光與超短脈沖激光技術

32

2

 

AS74806

納機電系統

32

2

 

PE65001

體育健身課

32

1

必修

必修環節

GS68001

社會實踐

 

1

必修

AS68701

經典文獻閱讀與學術交流

 

2

 

AS69701

學位論文開題/綜合測評

 

1

 

AS69702

學位論文中期

 

1

 

 

 

 

申請博士學位的研究生總學分要求不少于32學分,申請碩士學位的研究生總學分要求不少于30學分,其中公共學位課5~7學分,學科核心課不少于12學分,選修課不少于8學分,必修環節5學分。申請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應修讀不少于4學分的博士層次學科核心課(課程編号第3、4位為74的課程,如AS74702)。

學位課程為考試課程,選修課程為考查課程。學術學位研究生課程學習一般應在入學後0.75年内完成,其中博士政治課一般應在取得博士學籍後學習

 

對經典文獻閱讀及學術交流的要求

學術學位研究生在攻讀學位期間應閱讀本學科經典文獻并參加國際(内)學術會議、學術報告和學術講座等學術交流活動,閱讀經典文獻需提交閱讀體會并經導師認可,申請博士學位的學生一般應做一次口頭報告。做學術報告應提交有導師簽字的書面材料。

 

附件:學術學位研究生經典文獻目錄

 


附件:

學術學位研究生經典文獻目錄

學科代碼:0809                     學科名稱:電子科學與技術

1W. Demtroder, Laser Spectroscopy[M]. Springer-Verlag, 1981

2. Levenson, Introduction to Nonlinear Laser Spectroscopy[M]. Academic Press1982

3. Jeans-Claude Diels, Ultra-short Laser pulse Phenomena[M]. Academic Press Inc, 1996

4. ESA, Space Environment[M]. ESA Press Ltd, 1997

5. Robert W. Boyd, Nonlinear Optics[M]. Academic Press, 2008

6. G. Stephen Mecherle, Michael Horstein. Comparison of Radio Frequency and OpticalArchitectures for Deep-Space Communications via a Relay Satellite. SPIE Proc, 1994, 2123: 36~53

7. Hering K, Cialla D, Ackermann K, et al. SERS: a versatile tool in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diagnostics [J]. 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2008, 390(1): 113-124.

8. W. H. Louisell, 輻射的量子統計性質[M].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2

9. G. Herzberg, 分子光譜與分子結構-雙原子分子光譜[M].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3

10. A. Corney, 邱元武等譯, 原子光譜學和激光光譜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84

11. J. W. Goodman, 統計光學[M].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2

12. Y. Meyer, R. Coifmann, 王耀東譯, 小波與算子(第二卷和第三卷)[M]. 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1994

13. W. Koechner, 孫文、江澤文、程國祥譯. 固體激光工程[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2

14. C. Rulliere, 飛秒激光脈沖-原理及實驗[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7

15. 馬祖光, 激光實驗方法[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7

16. 許長存, 原子和分子光譜學[M]. 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1989

17. 夏慧榮,王祖庚. 分子光譜學和激光光譜學導論[M].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18. 楊澤森,高等量子力學[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5

19. 阮秋琦,數字圖像處理學[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1

20. 呂百達, 激光光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1. 冉啟文, 譚立英, 分數傅裡葉光學導論[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4

22. 李福利高等激光物理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3. 熊輝豐, 激光雷達[M]. 北京:宇航出版社, 2007

24. 呂乃光, 傅裡葉光學[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9

25. 蘇顯渝, 信息光學[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1

26. 呂志偉. 鈉雙原子分子第一三重态躍遷動力學過程和激光振蕩,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93

27. 趙永蓬. Ar2+離子準分子輻射的光腔效應及動力學研究”,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1

28. 蔣莊德等, MEMS技術及應用[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29. 苑偉政,喬大勇, 微機電系統(MEMS)制造技術[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4

30. D.J. Laser and J.G. Santiago, A review of micropumps[J].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 2004, 14(6): R35-R64.

31. N.T. Nguyen and Z.G. Wu, Micromixers - a review[J]. 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 2005, 15(2): R1-R16.

32. 王永生,CMOS模拟集成電路[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

33. 葉以正,集成電路設計(第2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34. Michael D.(張亞绮等譯), Verilog HDL高級數字設計[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35. 郭炜,SoC設計方法與實現(第3版)[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7

36. 劉斌,芯片驗證漫遊指南[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8

37. 劉峰,CMOS集成電路後端設計與實戰[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

38. David A.Patterson,計算機組成與設計:硬件·軟件接口[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39. Muhammad H. (王永生等譯),電子電路分析與設計(第2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40. Sen M. (王永生、王進祥等譯),數字信号處理原理、實現及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41. 畢查德拉紮維. 模拟CMOS集成電路設計[M].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3.

42. 桑森, W.M.C. 模拟集成電路設計精粹[M].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

43. PAUL R.GRAY. 模拟集成電路的分析與設計: 4[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44. PhillipE.Allen, DouglasR.Holberg, 艾倫,. CMOS模拟集成電路設計[M].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1.

45. Shanthi Pavan. Delta-Sigma數據轉換器從入門到精通[M].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21.

46. 劉明亮, 尹華傑. 開關電容電路從入門到精通[M].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8.

47. 林康-莫萊, 莫萊, 陳曉飛,. 模拟集成電路設計 : LDO設計為例[M].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6.

48. A.V.奧本海姆, R.W.謝弗, 奧本海姆,. 離散時間信号處理(第三版)[M].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5.

49. 多爾夫. 現代控制系統: 12[M].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5.

50. GeneF.Franklin, Franklin, Powell,. 動态系統的反饋控制[M].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4.

51. 孫立民,李建中.無線傳感器網絡[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52. Lan F. AKyildiz,徐平平等譯. 無線傳感器網絡[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

53. 陳林星. 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與應用[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9

54. 熊茂華. 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與應用開發[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55. 江雷.仿生智能納米材料[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

56. 納米半導體材料與器件[M],肖奇編著,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專業學位類别代碼:0854  專業學位類别名稱:電子信息-11光電子信息工程,12光電信息工程,13集成電路工程

1. 培養目标

立足航天、服務國防,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實踐創新能力為培養重點,以提升職業能力為導向,以産學結合為途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電子信息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一定的國際視野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電子信息領域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以提高創新能力為目标,重點培養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工程實踐的能力。

2.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1)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熱愛祖國,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理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具有 良好的人文素質,遵紀守法,品行端正,誠信為人,與時俱進,具有開拓進取、嚴謹求 實的科研作風,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2)應掌握的基本知識及結構

熟悉電子信息領域的科學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掌握本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良好的數理基礎。光電子信息工程方向培養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掌握光電子信息工程基本理論,熟悉衛星光通信技術、激光遙感與激光診斷技術、非線性光學及應用、可調諧及高功率激光技術等基本的技術和方法;光電信息工程方向培養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掌握光電信息工程基本理論,熟悉光學儀器指标論證、光學設計、遙感圖像處理技術、光電檢測、目标識别等基本的技術和方法;集成電路方向培養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掌握集成電路設計與應用、微納器件與微系統、無線傳感網技術、MEMS微能源、先進SoC與集成電路可靠性設計技術等基本的技術和方法。

3)應具備的基本學術能力

電子信息領域培養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創新意識,能夠從事光電子信息工程、光電信息工程、集成電路工程的基本理論與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教學工作。

4)應掌握的實踐技能

電子信息領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完成社會實踐和專業實踐的訓練。加深對本領域的了解、增強就業競争優勢,提升職業能力和應用實踐創新能力。

3. 研究方向

11光電子信息工程

  1.衛星光通信技術         2.激光遙感與激光診斷技術      3. 非線性光學及應用

4.可調諧及高功率激光技術

12光電信息工程

1.光學圖像與信息處理技術  2.高分辨率光學遙感技術  3.目标探測與識别技術;

4.現代光電檢測技術        5.光電制導與仿真技術                           

13集成電路工程

  1. 集成電路設計與應用         2. 微納器件與微系統      3. 無線傳感網技術

4. MEMS微能源           5.先進SoC與集成電路可靠性設計技術

4. 培養年限

碩士研究生基本培養年限為3年。

5. 課程體系設置

類别

課程編号

課程名稱

學時

課内/實驗

學分

開課

時間

備注

公共

學位課

MX61001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32

2

必修

MX61002

自然辯證法概論

16

1

必修

FL62000

第一外國語

32

2

/春

必修

MA63002

數值分析B  

32/12

2

至少1門必修

MA63006

矩陣分析

32

2

AS63011

小波理論與應用

32

2

MA63010

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法

32

2

AS65701

學術規範及論文寫作

16

1

必修

AS65702

工程倫理課

16

1

必修

AS64701

原子與分子光譜學

32

2

 

AS64702

激光物理學

32

2

 

AS64703

非線性光學

32

2

 

AS64705

微弱光電信号檢測技術

24/8

2

 

AS64706

信息光學

32

2

 

AS64707

激光束傳輸與變換

32

2

 

AS74707

可調諧激光與超短脈沖激光技術

32

2

 

AS64911

高等物理光學

32

2

 

AS64913

成像自動目标識别技術

32

2

 

AS64914B

光學儀器與設計B(雙語)

32

2

 

AS64922

現代幹涉測量技術

32

2

 

AS64923

輻射度學

28/4

2

 

AS64912

信息光學

32

2

 

AS64921

現代光學技術

32

2

 

AS64801

半導體器件物理

24/8

2

 

AS64802B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雙語)

32

2

 

AS64803

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

32

2

 

AS64804

集成系統與SoC

32

2

 

AS64805

固态傳感器及其集成化技術

24/8

2

 

AS64806

微電子工程學

32

2

 

選修課

AS64709

激光雷達與光電對抗技術

32

2

 

AS74702

激光器動力學

32

2

 

AS64712

激光光譜技術

32

2

 

AS64713

光學圖象數字化處理

32

2

 

AS64714

空間光通信技術

32

2

 

AS64715

空間環境與光電系統防護技術

32

2

 

AS64717

先進激光器件及應用前沿專題

16

1

 

AS64718

SDH及WDM技術專題

16

1

 

AS64719

高功率固體激光技術及應用專題

16

1

 

AS64722

光學成像制導、仿真與激光對抗技術

32

2

 

AS64721

短波長光源及應用

32

2

 

AS68702

現代光電子技術實驗

16/32

2

 

AS68911

光學設計實踐

16/32

2

 

AS64924

傳感器與成像電子學

24/8

2

 

AS64925

光學計算成像技術

32

2

 

AS64931

空間光學技術進展講座

16

1

 

AS64932

光學小目标探測與識别技術講座

16

1

 

AS64807B

低功耗集成電路設計(雙語)

24/8

2

 

AS64808B

射頻CMOS集成電路設計(雙語)

24/8

2

 

AS64809

模拟集成電路設計

24/8

2

 

AS64810B

MEMS與微系統設計導論(雙語)

22/10

2

 

AS64811B

納米電子技術(雙語)

24/8

2

 

AS64812

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

24/8

2

 

AS64813

電化學微系統技術

24/8

2

 

AS64814

先進集成電路技術專題

16

1

 

AS64815

微納米技術新進展專題

16

1

 

AS68801

SoC與AI設計實踐

0/48

2

 

AS68802

電路模拟實驗專題

16

1

 

EM65003

研究開發與創新管理

32

2

二選一必修

EM65004

項目管理與評價

32

2

PE65001

體育健身課

32

1

必修

必修環節

GS68001

社會實踐

 

1

 

必修

AS68703

專業實踐

 

5

必修

AS69701

學位論文開題/綜合測評

 

1

必修

AS69702

學位論文中期

 

1

必修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總學分要求不少于32學分,其中學位課學分要求不少于15學分,選修課學分不少于9學分,必修環節8學分。

學位課程為考試課程,選修課為考查課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一般應在入學後0.75年内完成特殊情況下不超過1.5學年。

 

對專業實踐的要求:

參加創新創業大賽獲省級以上獎;或通過校企聯合培養到企業進行專業實踐能力訓練實習或者在校内完成校企聯合研究課題。完成後,提交導師簽字的不少于1萬字的實習或研究報告(實踐單位蓋章)并附不少于3張照片。


學術學位研究生碩博貫通培養方案

學科代碼:0803                     學科名稱:光學工程

1. 培養目标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辯證思維、嚴謹态度,掌握光學工程學科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掌握現代化實驗方法和技能,善于溝通協作,在科學研究或專門技術工作中具有一定組織和管理能力、能獨立從事光學工程領域科學研究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領軍人才。

2. 學術學位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1)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熱愛祖國,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理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遵紀守法,品行端正,誠信為人,與時俱進,具有開拓進取、嚴謹求實的科研作風,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2)應掌握的基本知識及結構

 熟悉光學工程學科的科學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良好的數理基礎。光學工程學科培養的學術學位研究生應掌握光電信息、高等光學和輻射度學等基本理論,熟悉光學儀器指标論證、光學設計、遙感圖像處理、目标識别、光電檢測等基本的技術和方法。

3)應具備的基本學術能力

光學工程學科培養的學術學位研究生應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創新意識,能夠從事光學工程的基本理論與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教學工作。

3. 研究方向

   1.光學圖像與信息處理  2.高分辨率光學遙感技術  3.目标探測與識别技術

   4.現代光電檢測技術    5.光電制導與仿真技術                       

4. 培養年限

碩博連讀研究生的基本培養年限為5年。碩士研究生的基本培養年限為3年。

5. 課程體系設置

類别

課程編号

課程名稱

學時

課内/實驗

學分

開課

時間

備注

公共

學位課

MX61001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32

2

必修

MX61002

自然辯證法概論

16

1

必修

MX71001

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

32

2

/春

博士學位必修

FL62000

FL72000

第一外國語

32

2

/春

必修

MA63002

數值分析B

32/12

2

至少2門必修

MA63006

矩陣分析

32

2

MA63010

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法

32

2

AS65701

學術規範及論文寫作

16

1

必修

AS64911

高等物理光學

32

2

 

AS64913

成像自動目标識别技術

32

2

 

AS64914B

光學儀器與設計B(雙語)

32

2

 

AS64922

現代幹涉測量技術

32

2

 

AS64923

輻射度學

28/4

2

 

AS64912

信息光學

32

2

 

AS64921

現代光學技術

32

2

 

AS74901

高等光學

32

2

必修

AS74902

光學信息論

32

2

必修

選修課

AS68911

光學設計實踐

0/48

2

 

AS64925

光學計算成像技術

32

2

 

AS64931

空間光學技術進展講座

16

1

 

AS64932

光學小目标探測與識别技術講座

16

1

 

PE65001

體育健身課

32

1

必修

AS64924

傳感器與成像電子學

24/8

2

 

AS63011

小波理論與應用

32

2

 

AS64722

光學成像制導、仿真與激光對抗技術

32

2

 

AS68702

現代光電子技術實驗

16/32

2

 

AS64721

短波長光源及應用

32

2

 

AS64707

可調諧激光與超短脈沖激光技術

32

2

 

AS74701

激光光學

32

2

 

IS64024

先進制造測量(共建課)

24

1.5

 

必修環節

GS68001

社會實踐

 

1

 

必修

AS68701

經典文獻閱讀與學術交流

 

2

 

AS69701

學位論文開題

 

1

 

AS79703

學位論文中期

 

1

 

 

申請博士學位的研究生總學分要求不少于32學分,申請碩士學位的研究生總學分要求不少于30學分,其中公共學位課5~7學分,學科核心課不少于12學分,選修課不少于8學分,必修環節5學分。申請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應修讀不少于4學分的博士層次學科核心課(課程編号第3、4位為74的課程,如AS74901)。

學位課程為考試課程,選修課程為考查課程。學術學位研究生課程學習一般應在入學後0.75年内完成,其中博士政治課一般應在取得博士學籍後學習

 

對經典文獻閱讀及學術交流的要求

    學術學位研究生在攻讀學位期間應閱讀本學科經典文獻并參加國際(内)學術會議、學術報告和學術講座等學術交流活動,閱讀經典文獻需提交閱讀體會并經導師認可,申請博士學位的學生一般應做一次口頭報告。做學術報告應提交有導師簽字的書面材料。

附件:學術學位研究生經典文獻目錄

 


附件:

學術學位研究生經典文獻目錄

學科代碼:0803                       學科名稱:光學工程

[1]郁道銀,談恒英. 工程光學[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

[2]王文生. 現代光學系統設計[M]. 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6

[3]阮秋琦. 數字圖像處理學.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

[4]岡薩雷斯著.阮秋琦等譯. 數字圖像處理[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

[5]蘇顯渝, 呂乃光, 陳家壁, 信息光學原理[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0

[6]Robert E. Fischer, Optical System Design,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 2000

[7]Herbert Gross, Handbook of Optical Systems: Vol. 3. Aberration Theory and Correction of Optical Systems,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2007

[8]RUDOLF KINGSLAKE, Lens Design Fundamentals, Elsevier Inc, 2010

[9]Warren J. Smith, Modern Optical Engineering,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8

[10]R. JOHN KOSHEL,Illumination EngineeringDesign with Nonimaging Optics,IEEE

Press,2012

[11]William L.Wolfe, Infrared Design Examples,SPIE Press,1999

[12]JOSE SASIAN, Introduction to Aberrations in Optical Imaging Systems,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2013

[13]Keigo Iizuka, Engineering Optics, Springer,2009

[14]Psang Dain Lin, Advanced GeometricalOptics,Springer,2017

[15]Alastair D. McAulay, Military Laser Technology for Defense, John Wiley & Sons, Inc.,2011

[16]JULIO CHAVES,Introduction to Nonimaging Optics,CRC Press, 2016

[17]Vijayan K. Asari ,Wide Area Surveillance,Springe,2013

[18]Norman Butler, Buildingand Using Binoscopes,Springe,2014

[19]KEITH J. KASUNIC, Optomechanical Systems Engineering, John Wiley & Sons, Inc.,2015

[20]Bruce H.Walker. Optical Design for Visual Systems. SPIE PRESS. 2000.5

[21]胡廣書,數字信号處理理論、算法與實現[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2]張天序,成像自動目标識别[M]. 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23]鄒謀炎,反卷積和信号複原[M]. 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1 

[24]赫爾齊克主編,周海憲等譯. 《微光學(元件、系統和應用)》[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2

[25]郝允祥,陳遐舉,張保洲,《光度學》[M]. 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10

[26]張志偉、曾光宇、張存林,《光電檢測技術》[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專業學位類别代碼:0854  專業學位類别名稱:電子信息-11光電子信息工程,12光電信息工程,13集成電路工程

1. 培養目标

立足航天、服務國防,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實踐創新能力為培養重點,以提升職業能力為導向,以産學結合為途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電子信息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一定的國際視野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電子信息領域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以提高創新能力為目标,重點培養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工程實踐的能力。

2.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1)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熱愛祖國,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理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具有 良好的人文素質,遵紀守法,品行端正,誠信為人,與時俱進,具有開拓進取、嚴謹求 實的科研作風,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2)應掌握的基本知識及結構

熟悉電子信息領域的科學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掌握本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良好的數理基礎。光電子信息工程方向培養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掌握光電子信息工程基本理論,熟悉衛星光通信技術、激光遙感與激光診斷技術、非線性光學及應用、可調諧及高功率激光技術等基本的技術和方法;光電信息工程方向培養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掌握光電信息工程基本理論,熟悉光學儀器指标論證、光學設計、遙感圖像處理技術、光電檢測、目标識别等基本的技術和方法;集成電路方向培養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掌握集成電路設計與應用、微納器件與微系統、無線傳感網技術、MEMS微能源、先進SoC與集成電路可靠性設計技術等基本的技術和方法。

3)應具備的基本學術能力

電子信息領域培養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創新意識,能夠從事光電子信息工程、光電信息工程、集成電路工程的基本理論與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教學工作。

4)應掌握的實踐技能

電子信息領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應完成社會實踐和專業實踐的訓練。加深對本領域的了解、增強就業競争優勢,提升職業能力和應用實踐創新能力。

3. 研究方向

11光電子信息工程

  1.衛星光通信技術         2.激光遙感與激光診斷技術      3. 非線性光學及應用

4.可調諧及高功率激光技術

12光電信息工程

1.光學圖像與信息處理技術  2.高分辨率光學遙感技術  3.目标探測與識别技術;

4.現代光電檢測技術        5.光電制導與仿真技術                           

13集成電路工程

  1. 集成電路設計與應用         2. 微納器件與微系統      3. 無線傳感網技術

4. MEMS微能源           5.先進SoC與集成電路可靠性設計技術

4. 培養年限

碩士研究生基本培養年限為3年。

5. 課程體系設置

類别

課程編号

課程名稱

學時

課内/實驗

學分

開課

時間

備注

公共

學位課

MX61001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32

2

必修

MX61002

自然辯證法概論

16

1

必修

FL62000

第一外國語

32

2

/春

必修

MA63002

數值分析B  

32/12

2

至少1門必修

MA63006

矩陣分析

32

2

AS63011

小波理論與應用

32

2

MA63010

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法

32

2

AS65701

學術規範及論文寫作

16

1

必修

AS65702

工程倫理課

16

1

必修

AS64701

原子與分子光譜學

32

2

 

AS64702

激光物理學

32

2

 

AS64703

非線性光學

32

2

 

AS64705

微弱光電信号檢測技術

24/8

2

 

AS64706

信息光學

32

2

 

AS64707

激光束傳輸與變換

32

2

 

AS74707

可調諧激光與超短脈沖激光技術

32

2

 

AS64911

高等物理光學

32

2

 

AS64913

成像自動目标識别技術

32

2

 

AS64914B

光學儀器與設計B(雙語)

32

2

 

AS64922

現代幹涉測量技術

32

2

 

AS64923

輻射度學

28/4

2

 

AS64912

信息光學

32

2

 

AS64921

現代光學技術

32

2

 

AS64801

半導體器件物理

24/8

2

 

AS64802B

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雙語)

32

2

 

AS64803

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

32

2

 

AS64804

集成系統與SoC

32

2

 

AS64805

固态傳感器及其集成化技術

24/8

2

 

AS64806

微電子工程學

32

2

 

選修課

AS64709

激光雷達與光電對抗技術

32

2

 

AS74702

激光器動力學

32

2

 

AS64712

激光光譜技術

32

2

 

AS64713

光學圖象數字化處理

32

2

 

AS64714

空間光通信技術

32

2

 

AS64715

空間環境與光電系統防護技術

32

2

 

AS64717

先進激光器件及應用前沿專題

16

1

 

AS64718

SDH及WDM技術專題

16

1

 

AS64719

高功率固體激光技術及應用專題

16

1

 

AS64722

光學成像制導、仿真與激光對抗技術

32

2

 

AS64721

短波長光源及應用

32

2

 

AS68701

現代光電子技術實驗

16/32

2

 

AS68911

光學設計實踐

0/48

2

 

AS64924

傳感器與成像電子學

24/8

2

 

AS64925

光學計算成像技術

32

2

 

AS64931

空間光學技術進展講座

16

1

 

AS64932

光學小目标探測與識别技術講座

16

1

 

AS64807B

低功耗集成電路設計(雙語)

24/8

2

 

AS64808B

射頻CMOS集成電路設計(雙語)

24/8

2

 

AS64809

模拟集成電路設計

24/8

2

 

AS64810B

MEMS與微系統設計導論(雙語)

22/10

2

 

AS64811B

納米電子技術(雙語)

24/8

2

 

AS64812

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

24/8

2

 

AS64813

電化學微系統技術

24/8

2

 

AS64814

先進集成電路技術專題

16

1

 

AS64815

微納米技術新進展專題

16

1

 

AS68801

SoC與AI設計實踐

0/48

2

 

AS68802

電路模拟實驗專題

16

1

 

EM65003

研究開發與創新管理

32

2

二選一必修

EM65004

項目管理與評價

32

2

PE65001

體育健身課

32

1

必修

必修環節

GS68001

社會實踐

 

1

 

必修

AS68703

專業實踐

 

5

必修

AS69701

學位論文開題/綜合測評

 

1

必修

AS69702

學位論文中期

 

1

必修

 

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總學分要求不少于32學分,其中學位課學分要求不少于15學分,選修課學分不少于9學分,必修環節8學分。

學位課程為考試課程,選修課為考查課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學習一般應在入學後0.75年内完成特殊情況下不超過1.5學年。

 

對專業實踐的要求:

參加創新創業大賽獲省級以上獎;或通過校企聯合培養到企業進行專業實踐能力訓練實習或者在校内完成校企聯合研究課題。完成後,提交導師簽字的不少于1萬字的實習或研究報告(實踐單位蓋章)并附不少于3張照片。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