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介紹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加快建設航天強國作出重要戰略部署,為我國航天科技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指明了前進方向。在第八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面對黨和國家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廣大哈工大人應堅定理想信念、牢記使命責任,心懷“國之大者”、勇于擔當作為,為加快建設航天強國,擔當航天第一校“尖兵”使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本次論壇将邀請6位專家作主題報告,分别來自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與會專家将圍繞航天事業前沿熱點問題,為推動更廣泛的學科交流與合作,推動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二、時間地點
(一)會議時間
2023年4月24日9:00
(二)會議地點
科學園2H樓201報告廳
三、學術報告
序号 | 時間 | 報告題目 | 報告人 |
1 | 9:05-9:25 | 變形飛行器概念及其軌迹優化問題研究 | 王小剛 |
2 | 9:25-9:45 | 空間碎片移除——感知、規劃、動力學及控制 | 孫光輝 |
3 | 9:45-10:05 | 飛行器測試信息系統技術 | 劉大同 |
茶 歇 | |||
4 | 10:15-10:35 | 月面作業機器人技術 | 倪風雷 |
5 | 10:35-10:55 | 星球移動探測機器人關鍵技術 | 丁 亮 |
6 | 10:55-11:15 | 電子器件空間輻射效應研究進展 | 李興冀 |
四、報告人簡介
(1)王小剛,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高層次青年人才,現任哈爾濱工業大學教學委員會委員、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教學委員會副主任、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航天工程系主任。擔任重點項目副總師、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遠程火箭彈道學及制導方法”課程負責人。研究方向包括:跨介質飛行器總體優化設計、飛行器彈道優化與制導、飛行器智能決策、非線性濾波理論及應用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文章30餘篇,出版專著2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部委縱向項目和橫向項目40餘項。
(2)孫光輝,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高層次青年人才,“自主智能無人系統”工信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長期從事航天器動力學與控制技術方面的研究工作,在IEEE系列彙刊、Automatica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先後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3項,其他基金和項目20餘項,授權發明專利30餘項,獲黑龍江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技術發明一等獎各1項。
(3)劉大同,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高層次青年人才。主要研究方向為複雜系統狀态監測與測試、數據驅動的工業智能、無人系統健康管理、電子測量儀器與技術等。獲各類省部級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獲IEEE儀器與測量協會2019年度傑出青年工程獎,愛思唯爾2019-2022年度中國高被引學者。現任IEEE儀器和測量彙刊副主編(AEiC)、儀器儀表學報編委。
(4)倪風雷,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空間機器人驅動及操控技術研究,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編寫專著1部,參編專著2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5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黑龍江省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十二五”突出貢獻獎等獎項。
(5)丁亮,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優青獲得者,從事星球移動探測機器人技術研究。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基金委優青項目等30餘項。在Science/Nature子刊、NSR、IJRR、TRO等發表SCI論文130餘篇,封面論文5篇,發明專利100餘項(美國5項),成果應用于中國月球車和火星車;獲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排1),參與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省部級發明一等獎4項;獲ISTVS Sohne-Hata-Jurecka Award(全球每3年評1人)、熊有倫智湖優秀青年學者獎。學術兼職包括ISTVS國際大會主席、ICRA副主編、多個SCI雜志編委等。
(6)李興冀,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從事電子元器件基礎理論及仿真技術研究,擔任IEEE Senior Member、中國核學會輻射物理分會常務理事等學術職務。發表SCI論文100餘篇,出版專著2部,獲國家發明專利45項、軟件著作權130餘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4項。
五、報名方式
請點擊鍊接http://hitsa-sw.mikecrm.com/A9paM40或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報名截止到4月21日11:30,如有特殊情況請聯系主辦方,聯系電話15612656580。
請參會師生提前20分鐘入場,按照會場指示牌就座。
伟德官网下app官方网站
2023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