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工程學科

發布者:劉玉菡發布時間:2023-06-13浏覽次數:5669

哈爾濱工業大學光學工程學科成立于1956年,其前身是我校八百壯士時期組建的光學儀器教研室,按前蘇聯鮑曼工學院的光學儀器專業模式辦學,具有規格嚴格、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辦學傳統。經過60多年的發展,凝練了一支以中年教師為核心、學術思想活躍的教學科研隊伍,逐步形成面向航天、服務裝備、感知一體獨具特色的、國内高校中為數不多具備航天光學智能裝備載荷自主研發能力的光學工程學科。在2012年全國學科評估中排名第五,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為A-2021年獲批國家一流本科專業,2022年獲批電子信息工程博士點。學科現有教師38人,其中科技委領域首席科學家1人、航天領域工程總師1人、高端專家2人、國家級人才1人、教學名師1人,引進兼職院士1人、講席教授3人、高端外國專家2人。學科培養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國家領軍人才、拔尖英才和知名企業家,為相關領域快速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學科發展瞄準國際前沿方向,緊密結合國家重大需求,從事航天儀器與智能化裝備的研發工作,在多光譜測量相機、空間全鍊路光學成像系統與應用、星上智能處理等方面獨具特色。創造了我國第一台250萬次/秒的高速攝影機、亞洲第一台紅外目标背景仿真裝置、我國第一套可見光成像制導目标仿真系統、我國第一個紅外成像場景模拟器、我國第一個大口徑非球面超精密光學鏡面、我國第一個在軌工作的紅外凝視相機、我國第一個在軌工作的背景定量測量相機、我國第一顆探測衛星星上智能數據處理器,近五年承擔國家重點重大項目70餘項。多年來,學科在PRLTGRSOLOEGRSL等光學、遙感領域重要期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百餘篇,獲國家科學進步二等獎等多項國家獎勵。




主要研究方向:

l   星上智能信息處理技術

l   空間全鍊路成像系統與應用

l   遙感成像仿真與應用評估

l   氣動光學效應仿真技術

l   光學計算成像技術

l   紅外成像制導與測試技術

l   新體制成像技術




教授委員會

主任:智喜洋

副主任:王治樂

委員:陳守謙  叢明煜  範志剛  侯晴宇  汪洪源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