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應用力學中心及智能材料與結構國際聯合實驗室開展關于《微納雙光子3D打印及其在光譜調制中的應用》學術講座

發布者:王猛發布時間:2023-12-30浏覽次數:874

       (李豐豐 圖/文)為拓寬學生視野,推動學術創新與研究,1223日國際應用力學中心及智能材料與結構國際聯合實驗室邀請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工程産品開發院高級研究員王浩博士進行《微納雙光子3D打印及其在光譜調制中的應用》專題講座,由李豐豐副教授主持。

講座過程中,王浩博士圍繞基于納米尺度雙光子聚合3D/4D 打印的增材制造技術,以光學和光子學應用為重點,提出了雙光子 3D 打印近完美光學器件的模型并實驗證實,為 3D 打印超精密光學器件的制備和應用提供了基礎,實現了低折射率材料的超高像素密度結構色 3D 打印,拓展了對結構色的認識,為顯示、防僞加密、傳感等領域提供了新的可能;開發了一種新型 4D 打印形狀記憶材料,并首次實現了亞微米尺度的可編程 4D 打印形狀記憶效應,突破了當前最小結構尺寸 10um 的瓶頸,對超高精度柔性光子學、電子學和微納可控機器人等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優化設計并實現了 3D 打印的高效率大數值孔徑消色差透鏡,實現了 3D 打印和電子束混合制備,為多尺度複雜微納器件設計提供了新的可能。講座結束,參會老師及同學積極與王浩博士進行交流,探讨光學領域與航天領域結合的新的可能性。

功能微納結構的設計與制造是信息化工業時代的發展核心之一,也是滿足當前光學和光子學設備微型化、功能多樣化等需求的攻關重點。本次講座旨在交流3D打印微納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為打開學生學術思維和豐富研究領域提供借鑒。


Baidu
sogou